传染性疾病高发!春季注意预防
- 发布时间:2023-03-08
- 发布者: QGNgxVK8bT7QDE6c9jLf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4
传染性疾病高发!春季注意预防3月进入早春时节,气温逐渐回升⌛Ⓐ❥,呼吸道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多发。河南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广大居民本月注意防范流行冒以及学校☁☒유½✄✪、幼托机构等重点场所常见传染病的发生∞¢✎✘。
流行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卐❅€,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本病常呈自限性™☁✄♒ϟ☃,病程一般为3-4天☂✄♫☣⌛⌚,但部分老人、儿童、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会因出现肺炎或者其他并发症发展成重症病例。近期流感病毒感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幼托机构和学校等人口密度大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此外,新冠病毒感染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叠加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进一步增加了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1.接种流感疫苗。防控流感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接种流感疫苗,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1)医务人员☢✪½✉, 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½☼♋❥☼、卫生检疫人员等⌘✿☪☮♫;(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4)重点场所人群Ⓐ웃☪❅❤,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对于≥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ツ¿✞,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
3.重点场所防控✎☼웃웃。托幼机构、学校¢Σ°ツ☪、家庭、医院、工厂ღ©✪Σ♪❤、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应加强这些重点场所的日常通风、清洁、消毒工作,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处置上报。
目前全国疫情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各地疫情均处于低水平流行阶段,未发现疫情明显反弹웃➳✄。春季出游人员增多☼❅☤✌♛¢,人员流动及聚集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增大❥€☯☂,日常出行仍然要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1➳♚☂.积极接种疫苗ღ웃☁♚。持续做好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卐☏。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2.注意个人防护。居民日常出行,应坚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休息♪☑☣☭☂☮,注重营养▲✞♚∞✿½,增强体质✯웃。
3.合理用药♥★☏℉❥ツ,按需就诊。居民感染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落实居家自我照护,减少与同住人接触,按照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健康监测,如病情加重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유☁ϟ。
诺如病毒感染是感染性腹泻病的一种♫⌛,主要通过摄入被诺如病毒污染污染的食物、水、病毒感染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卐卐☮ღ☼,以及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也是引起感染的常见食品¢°。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Σ☏⌚,多数患者症状持续2-3天后即可康复。少数病例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重症或死亡的高危人群为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冬春季节多发Σ☯✯✍€✍。
1.关注饮食卫生。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不喝生水☢☣❣유;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经消毒的奶,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
2.注意规范化处理。不接触病人、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环境。诺如病毒肠炎患者在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进行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被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或物体表面,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并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消毒清洗时应佩戴口罩以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清洁和消毒双手☯¢☪ϟ❥✈。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胸闷☭☤☯¡☭、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ღ♀☣☑、盗汗等。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咳痰✘❣☢♋❥、打喷嚏等,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空气飞沫就有可能感染。
学校是人口高度密集场所,学生接触密切,教室活动空间有限☁❤©。并且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的免疫功能尚不健全ツ¡☼ღ♋,一旦有传染源未及时发现❥卐★,很容易发生校园内传播流行。结核病是学校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近期正值开学季,是肺结核的高发期,学校、家长、学生都应重视结核病的预防控制。
1☏°.加强校内管理。结合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建议各学校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晨检、午检Ⓐ✍웃、晚检等ϟ웃©¢유€,落实学生的缺课追踪、病因追踪等措施⌛¿☒,尽早发现校内的肺结核患者及疑似者。
2.注意个人防护,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遮掩口鼻。合理饮食♪☠½™,营养均衡,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适当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3.规范化全程治疗♀☼☁☣。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½☑ツ卐▲✄。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卐☏▼♥☠♫。